经济逆势上扬 干部健康成长
滁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一年间前后两任市委书记落马,引发安徽省滁州市政坛“地震”,2014年第二季度滁州主要经济指标下滑至全省10名以后,固定资产投资排名全省倒数第一。然而,仅仅过了一年时间,2015年,滁州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9%,总量和增速均居安徽省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8%,增速在全省位次比上年上升9位;财政收入增长13.1%,增速上升4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4%和9.9%,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1位、第2位……
这份出乎人们意料的成绩单,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得到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省委书记王学军在不同场合对滁州正风反腐促发展的优秀表现进行了表扬。
“滁州坚持正风反腐与促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正本清源、正风肃纪,标志就是推动事业健康发展、干部健康成长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滁州市委书记李明说,前任市委书记被查办当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和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数分别增长40.8%和26.7%,2015年这两个数字双双破千,又分别同比增长39.7%和36.7%。“滁州实践”用事实回击了“反腐影响发展论”,有力论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的科学论断。
正风反腐演绎经济逆势上扬喜剧
2014年4月11日,时任滁州市委书记的江山因严重违纪被立案;同年7月12日,前任滁州市委书记、时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韩先聪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当时,涉案的还包括滁州当地两名厅级干部。
“客观地说,刚查处前任市委书记的时候,干部人心浮动、企业信心受损、投资商徘徊观望,短期内的经济数据也确实反映了这一点。”当时临危受命从安徽省住建厅厅调任滁州的李明说,面对腐败案件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如何担负起稳定民心、发展经济的重任,滁州市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把干部群众的精力和注意力聚焦到干事创业上来,很快各项指标触底反弹。
针对腐败案件之后一些企业家信心动摇、投资谨慎的倾向,滁州市委作出“三个不变”决定:市委、市政府集体决定过的目标任务、决策措施、规划蓝图不变,直面回应全市关切,稳定社会预期。针对一些干部不敢与企业家打交道,滁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李明对自己联系的长丰猎豹汽车项目,先后12次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协调工作,推动了项目的快速建设;市长张祥安先后9次深入联系的南大光电项目,帮助企业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一些企业看到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举措和行动后消除顾虑,纷纷投资落户。”滁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章义说,正是因为市委、市政府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环境,消除外来投资者和企业家的思想顾虑,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长电科技公司董事长王新潮感慨地说,滁州市真心帮企业,真情为企业,从严惩治腐败,不仅不会损害一方的发展形象,反而有利于政治生态的重构,有利于促进党员干部专心干事创业,有利于经济要素合理分配,有利于正常发挥市场功能。
李明说,通过强力正风反腐,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坚定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心,激发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通过正风反腐一系列措施,斩断了一些企业和个人以腐败谋取政策和经营便利的利益链条,倒逼市场主体走依靠创新、依靠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内生发展道路,反腐败成为加快经济转型的“催化剂”;通过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的大排查、大扫除,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创新创业动力。
“三看三不看”重构干部干事新舞台
“两任市委书记还有那么多领导被查处,自己当时很迷茫,没想到市里对我全面考察后,让我到了重要岗位继续工作。”很多滁州市的干部说,正是这种对基层干部的客观评价与信任,催生了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滁州市委认为,反腐反的是贪腐者,对于想干事、能干事、不出事的干部,反而是一种保护,更是再造干部队伍的一个新机遇。
滁州市委按照安徽省委提出的“四个区分”要求,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滁州发展、滁州干部,及时稳定了队伍,重振了士气,不再担心因此前与领导走得近被牵连。这“四个区分”是:把滁州取得的成绩、广大干部群众作出的贡献同腐败案件区分开来;把腐败案件与滁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区分开来;把案件与滁州市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区分开来;把原市委书记案件与其所做的一些工作区分开来。
从树立导向开始,为把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滁州市委提出“三看三不看”“三保护三不保护”,重构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新舞台”。“三看三不看”即:看精神状态,不看资历深浅;看干得怎么样,不看说得怎么样;看打基础、利长远的实绩,不看急功近利的面子工程。“三保护三不保护”则是,保护勤政干事的,不保护懒政不为的;保护敢于担当的,不保护胆大妄为的。
为激励广大干部大胆闯、大胆试,滁州市纪委配套出台了容错纠错免责实施办法,滁州市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敢于担当若干意见》和《滁州市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免责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让容错机制为实干者撑腰,保证改革创新的“领头羊”不成为“替罪羊”。
制度矩阵为各级领导干部定规矩
滁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玉平说,为深刻汲取腐败案件教训,针对暴露出的问题,狠抓了建章立制、风险防控工作,织密织牢制度的笼子,建立了30多个方面的100余项新制度,从市委书记到乡镇书记,其职务行为都被定了“规矩”,构建了严密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
这些制度建设总结、固化、推广了滁州市正风反腐败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在安徽乃至全国创造出很多特色鲜明的“滁州模式”。比如:滁州建立的市县联动巡察工作机制,对乡镇巡察“全覆盖”的首创做法得到了中央巡视办和安徽省委的充分肯定;在安徽率先出台的“两个责任”一意见两清单,明确党委(党组)18条主体责任和9项配套制度,详细规定了7种责任追究情形和追究方式,条条真刀真枪,句句掷地有声。近日,滁州市委新近出台了《反腐败协调领导工作规范》还将作为安徽省地方标准报审推出。
“制度建设突出了党委的统一领导,强化了党委的主体责任,真正让重法治、守制度、讲规矩、按程序成为全市党员干部从政履职的新常态。”李明说,正风反腐促发展的“滁州现象”说明: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抓党建与抓发展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依法合规与解放思想的关系,要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大胆解放思想,大力推进各项改革。
- 相关文章
- 经济逆势上扬 干部健康成长 (2016-8-15 22:5:41)
- 经济逆势上扬 干部健康成长 (2016-8-15 22:5:41)
- 滁州市干部任免信息(2016年6月) (2016-7-28 17:0:29)
- 张祥安:大力发展商务经济 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2016-7-13 11:50:12)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