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翻译公司 滁州翻译公司 滁州翻译公司
123

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十二五”创新工作纪实

滁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现场会

2009年3月宕口顶部俯视坡脚及残留山体

2014年1月宕口顶部俯视坡下及残留山体

保障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今年6月25日,是第26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是国土资源部连续第4年将主题定位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旨在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战略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

“十二五”以来,皖东大地上陆续演绎着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建设热潮。在国家从严从紧的土地新政下,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紧紧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去库存、促改革、惠民生”的总体思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抓手,以支持保障全市重点工程建设为主攻方向,以节约集约用地和保障项目落地为重点,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推经济腾飞,为滁州推动“五个发展”、冲刺全省第三、建设“环滁皆美家园”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动作为

全力以赴保障项目

“十二五”期间,我市通过严格执行新增计划、大力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盘活存量激活沉量建设用地等措施,共申报和使用各类建设用地约25万亩,有效保障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促成地区生产总值较上一个五年翻倍增长、财政收入连跨两个百亿的良好局面。2015年,全市共争取各类建设用地指标6.8万亩,其中年度新增计划1.5万亩,挂钩计划1万亩,国家和省级独立选址计划2.6万亩。有效保障了国家级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省级智能家电基地,以及滁淮高速公路、G104战备公路改建、胜天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项目用地。

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我市以土地要素保障为重点,全面做好 “调转促”、重点工程和招商引资等项目用地保障。目前,全市争取各类建设用地指标1.1万亩,申报用地2.9万亩,供应各类建设用地1.8万亩,实现土地出让金18亿元。确保了胜天河综合治理、滁淮高速、合宁高速扩建、江巷水库、滁州市新奥体中心、高教科创城和华夏幸福江北水岸新城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为建设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用地预审服务。上半年,完成各类用地预审5.23万亩。加快了滁州市奥体中心、江巷水库、光大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等重点项目的用地报批。此外,还完成了《滁州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2016-2020年)》编制工作,并通过省厅审查。启动了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工作及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编制工作。完成《滁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初稿)编制工作。

“十三五”时期,我市将通过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加大城乡建设用地整合和闲置土地处理力度,建立健全建设用地指标竞争性使用和后期监管机制,科学规范、节约集约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年工作目标任务是力争各类建设用地指标4万亩,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全力以赴保障国家和省级重点园区以及各类重大建设用地项目用地。

尽职尽责

全面落实耕保责任

为了真正贯彻“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的基本国策,市国土房产局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请市政府与各辖市、区政府签订耕地保护项责任书。去年省厅下达我市补充耕地任务15192亩,实际完成验收确认15564亩,超额完成任务,2015年度耕地保有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卫片执法检查也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度,国土部下发我市新增建设用地图斑35353亩、矿产卫片图斑28个。通过核查,全市共发现147宗违法用地,面积696亩,已全部立案查处,结案141宗;通过查处,收缴罚没款107万元,没收建筑物(构筑物)6.59万平方米,共对119名责任人提出了处分建议。全市违法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耕地比分别为1.77%、1.76%。同时,共发现4个矿产违法图斑,已全部查处整改到位,其余24个合法和伪变化图斑通过省国土厅审核。

为保障全市各类建设用地占补平衡需求,确保今年耕保考核继续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我市提前下达年度新增耕地任务,年初向各县、市和南谯区提前预下达了3.05万亩新增耕地任务。同时,稳步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十二五”期间,省下达我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320万亩(稍加改造200万亩),实际组织实施327万亩。目前,除来安13个项目,其余全部验收完毕。建设任务全省第一,建设进度全省第五。此外,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上半年,全市申报增减挂钩项目24个批次,拆旧地块面积9295亩,申请挂钩周转指标8246亩;完成5个批次增减挂钩项目验收,拆旧地块复垦规模1933亩,新增耕地1759亩。完成8个示范项目村庄复垦工程市级初验,验收拆旧地块总面积7665亩,确认新增耕地7016亩。

开源节流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去年以来,市国土房产局在供应计划编制上认真谋划,根据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编制201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结合《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规范》,市县两级公布实施了2015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2015年全市计划供应建设用地30964亩,其中市本级9300亩,较好的保障了“十大工程”等重大项目的用地。同时,通过建立项目用地档案库、土地动态监管网,全程掌握每宗土地的使用情况,对项目用地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土地的高效合理利用。

按照“一张图、一本账、一地一档、一地一策”的方式,市国土房产局积极稳妥地推进“四类土地”处置工作,分别是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和擅自改变用途土地。2015年,全市共收回闲置土地7105亩,收取闲置费1.26亿元、违约金1.55亿元。此外,我市“十二五”前4年单位GDP占用建设用地下降率为39.6%,提前完成省国土资源厅下达我市“十二五”期间下降35%的目标任务。

今年上半年,根据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显示,2016年2月全市2009年—2015年批而未供土地共计5.77万亩,供地率68.54%。截至目前,已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31万亩,剩余未供面积4.46万亩,供地率75.06%。在闲置土地处理上,一是通过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节约集约专项督察认定闲置土地情况,我市闲置土地90宗、5810亩,闲置土地面积占全省第3位。通过整改,目前已处置70宗、4771亩,正在处置20宗、1039亩,闲置土地处置率为82.2%。二是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中闲置土地情况,根据系统显示我市共有2.51万亩,全省排第三。通过整改,目前全市闲置土地面积比2015年6月底通报时减少了2.15万亩,处置率为85.66%。

多措并举

加快推进民生工程

如今,从南北两个方向进入滁州,除了一批批商品房之外,环境优美的保障房住宅小区龙蟠小区和西涧花园也是一大亮点。除此之外,滁州的保障房建设步伐一直未放缓。

记者从市国土房产局了解到,2015年,省下达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是:新开工类保障性住房18992套/户,基本建成18921套,年初下达的分配入住12805套。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新建项目19886套/户(含货币安置891户),占目标任务的101%,基本建成21607套,占目标任务的114%,年初下达的分配入住任务完成25185套,占目标任务的197%。同时,联合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农村教师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农村教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农村教师住房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今年,省下达我市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9224套(户),基本建成12314套。截至到5月底,全市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3605套(户),占目标任务的39.08%(其中货币化安置1080套(户)占总数的29.96%),基本建成4855套,占目标任务的39.43%。

推进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也是我市补齐社区短板、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年,我市计划改造新兴花园、凤凰新二村、刨花板厂宿舍及银花西区4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约30万平方米,市本级财政投资约836万元。截止目前,4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全部完成。在棚户区改造方面,去年棚户区改造任务主要包括内城河以南沿岸和西涧北路周边两个地块,共计1450户,目前已成1562户,占总任务的108%。今年,全市计划整治改造16个老旧小区。其中,市本级4个,正在进行施工单位中标公示,本月20日组织施工;定远县1个, 6月12日已进场施工;全椒县、凤阳县和明光市共8个,正在进行施工单位招标,月底组织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来安县和天长市共4个,正在进行设计方案优化,月底完成施工单位招标。 

全面规范

强化矿产资源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市国土房产局借助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这一东风,迅速行动部署,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任务。

市国土房产局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列入各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市县两级国土部门均成立了“三边三线”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组织编制完成、发布实施了《滁州市“三线三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方案》。据统计,全市纳入“三线三边”矿山环境治理共计104家,其中,窑厂12家、露天采石88家、金属矿山4家、计划治理面积1389.61公顷。为了总结全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和经验,2015年年末,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组织对全市矿山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调查统计矿山401家(处),其中,现有持证生产矿山企业85家,关闭废弃矿山316处。基本上查明了关闭废弃无主矿山和现有持证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基本现状,为进一步落实全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此外,我市着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全市缴存矿山地质恢复保证金总额1.81亿元,其中今年以来缴存1057万元,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征收矿山资源补偿费1.03亿元,其中今年以来征收补偿费566万元,居全省第二位。上半年完成26处关闭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治理面积191公顷。同时,督促地方政府对2015年申报的11个“三线三边”废弃矿山治理项目加快整治,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实施。

根据地质灾害威胁对象、社会经济状况合理安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市反复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最多时达到166处。建立了突发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拥有群测群防人员数最多时达到166人。尽管在“十二五”期间发生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13起,直接经济损失约262.5万元,但由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夯实基础

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2015年7月29日,全省不动产登记现场会在我市顺利召开,市、县两级同步颁发了安徽省第一批不动产权证,我市成为继国家试点泸州市后全国第二个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全覆盖的地级市,圆满完成省国土厅部署的试点任务,受到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截止2015年11月底,全市共颁发不动产权证17928本,不动产权证明19092份。

近年来,市国土房产局紧紧围绕不动产登记机构、簿册、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建设目标,牢牢抓住“主要领导高位推进”这条主线,深入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各县(市)不动产登记职责、机构和人员整合。2015年10月,市本级和来安县被国土部确定为全国首批18个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联系点。市、县两级国土部门自我加压,主动探索,克服人员、资金、技术等各方面困难,率先完成接入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任务,受到国土部领导的高度肯定,部信息中心专门发来表扬信给予书面表彰。

同时,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发证工作有序开展。一是试点县市推进有力。省级试点凤阳县前期已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建库工作,目前正在开展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已完成外业调查及建库,共调查完成10294宗集体土地所有权,涉及3923个村民小组,其中独有宗地8294宗,共有宗地1828宗,存在权属争议宗地72宗。市级试点天长市已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外业调查和建库工作,共调查15个乡镇3845个村民小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外业调查已完成,正在开展外业调查资料扫描入库工作。二是非试点县(市、区)积极跟进。非试点县(市、区)均成立领导组织,拟定工作方案,开展调查研究和问题梳理,做好相应的政策、技术准备。如,来安县采用高精度航摄仪全覆盖航拍来安县全境,制作全县影像图,为农村土地“三权”发证提供工作底图。 


分享到:


  • 相关文章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7430389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