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学苏浙沪 内学合芜蚌——滁州吹响创新发展冲锋号
滁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2月14日,滁州召开全市创新发展大会,滁州市委市政府将开展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招引、院士助滁、引博三大人才引进行动方案和人才引进资助、奖励两个暂行办法印发大会讨论。
滁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祥安在会上强调,要认真落实全国科技“三会”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外学苏浙沪、内学合芜蚌,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支撑性作用,为总量冲刺全省第三、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强大动力。
“五大发展对于当前滁州发展而言,创新发展是第一位的,创新发展是最急迫的,创新发展也是难度最大的。”张祥安指出,创新发展没有突破,其他发展也将很难做好,践行五大发展首要的是抓好创新发展。如果说改革开放后,滁州已经走过“大包干”“大扬子”“大滁城”时代,目前从规划角度来看,滁州即将迎来“大江北”时代。下一步,滁州市将借助南京江北新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包括苏滁现代产业园、汊河江北水岸科技新城、南谯高教科创城和开发区原创科技城四个板块在内的国家级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与江北新区等高对接、无缝对接、协同对接的战略新兴板块,成为滁州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增长极。“大江北”建设目前只是个“形”,而科技创新则是“大江北”建设的“神”,只有不断为园区提供和植入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招引和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人才,才能神形兼备地建设好“大江北”。
记者了解到,滁州市将进一步强化实施创新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抓紧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1+6+2”政策和滁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完善县(市、区)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今年,滁州市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个亿用于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比去年翻两番,各县(市、区)也将加大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和相关投资基金,真正形成市县两级政府引导资金的合力。
近年来,滁州市委、市政府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创新第一动力、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下好创新发展“先手棋”,主要创新发展指标进入全省前列,去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居全省第4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均居全省第3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居全省第4位、第3位,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非常可喜,经济转型步伐加快。
(记者 刘国新)
- 相关文章
- 滁州:“两节”期间开展明察暗访65次 紧盯“四风”防反弹 (2017-2-20 9:14:55)
- 滁州一年轻女子欲跳湖轻生被劝阻 (2017-2-13 15:55:20)
- 滁州:广场舞展演,跳出欢乐舞动风采 (2017-2-13 15:55:4)
- 滁州天长西路站台前的停车位已被取消 (2017-2-13 15:54:7)
- 滁州南谯城管开展春节后市容大整治行动 (2017-2-8 15:3:4)
- 市政协召开打造“辛弃疾与滁州”文化品牌专题约商会 (2017-2-8 15:2:37)
- 滁州:打好“四张牌”引导务工人员返乡就业 (2017-2-6 20:5:59)
- 假日顶风违建 滁州城管立案查处 (2017-2-6 20:5:45)
- “工行杯” 2016年“滁州十大新闻”推荐人员获奖名单 (2017-2-6 20:4:20)
- 滁州交警开展“平安春运·交警同行”主题宣传活动 (2017-1-15 16:52:53)
随机文章